啥叫玻璃心
玻璃心,网络流行语,指心理素质差,心灵像玻璃一样易碎,很脆弱,经不起批评或指责。
还在讨厌自己的“玻璃心”?这竟然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高敏感是种天赋》这本书的作者是丹麦心理咨询师伊尔斯·桑德。
书中从心理学角度对敏感型人格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帮助敏感者们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天赋。
并针对敏感者们的常见困扰,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高敏感人群被忽略的天赋
人群中每5个人就有1人是高敏感型人格,这些人具有敏锐而发达的神经系统,能够更加细致地感知外界信息。
" />
在社会普遍认知中,“敏感”往往意味着“玻璃心”、“想太多”、“矫情”。
这种认知偏见,导致人们更收藏敏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忽略了高敏感者与生俱来的天赋:
1、更富有同理心。
高敏感者不仅能敏锐地察觉到身边人的情绪状态,还能够深度共情,充分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
因此他们往往更加包容、善解人意。
2、危机管理能力强。
小心谨慎是高敏感者的天性,在面对陌生环境或全新的任务时,他们绝不会立即冒险、冲动行事,而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做足准备工作。
这种行事策略极大地降低了出错的概率。
3、丰富的内心世界。
高敏感者擅长对信息深度加工和思考。
一个细节,就能触发他们脑海中各种关联的想法,这种能力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
" />
4、强烈的责任感。
即使在知道没人看到自己的情况下,高敏感者依然能够对自己高度负责。
每当发现周围出现问题时,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承担责任,想办法去改善,即使问题不是他们造成的。
高敏感者的常见困扰及应对方法
1、过于追求完美。
高敏感的人非常收藏细节,希望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
长期高标准严要求,容易使自己处于疲惫、焦虑、心累的状态,当事情发展不顺时还会导致自卑,形成恶性循环。
降低自我要求,做真实的自己,可以帮助高敏感者进入更加积极放松的状态,并拥有更多的精力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打造良性循环。
" />
2、人际关系被动.高敏感者习惯在人际关系中谨小慎微,不希望对别人造成伤害。
所以难以拒绝别人,而且在与他人意见不合时经常败下阵来。
敏感者应该学会勇敢地说“不”,对他人的越界行为、不必要的社交、和超出自身能力的事情说不,给自己敏感的内心留出更多空间。
高敏感者更喜欢也更擅长深层次的交流。
通过语言技巧把对话引导到自己擅长的层次,就能在互动中更加主动且游刃有余。
3、容易被负面情绪淹没。
高敏感者善于察觉到自己的内在情绪,也善于同理他人的情绪。
所以很容易被各种情感过度刺激,承受过多的痛苦、压力、焦虑等情绪负担。
" />
同一件事可以唤起多种不同的情绪,关键取决于对这件事的认知。
当敏感者身陷负面情绪难以自拔时,需要做的不是试图控制情绪,也不是压抑或发泄,而是回到事情本身,站在理性的角度,纠正自己的想法和认知。
高敏感者如何调整心态和生活方式
1、关爱自己。
给自己写一封信。
把自己想象成另一个人,在信中心平气地和自己说说话。
不愉快的时候把信拿出来读一读,就会慢慢地和自己和解,在自我对话中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
允许自己偶尔做点“无用的事”。
高敏感者的大脑平时接受了过多的信息,需要充足的时间来整理。
带上耳机听音乐、闭目养神、散步等这些看似“无用的事”,为大脑提gòng了整理信息的契机,是敏感者最好的解压和充电方式。
2、发挥天赋,创造更多价值。
站得更高一些,感受更多,创造更多。
去充分体会大自然和艺术的美,并把这些感受通过语言、写作等方式表达出来,或者进行一些插花、画画等创造性的活动。
利用自己敏锐的感受器,高敏感者也可以成为快乐而有趣的人。
" />
不要觉得自己太过敏感就从内心嫌弃自己,上天赋予你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是别人不曾拥有的,都可能是一种天赋,要懂得珍惜和利用。
关于主播:
《喜马讲书》:你上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读书,不知不觉成了一件「三无」的事。
出版市场鱼龙混杂,没有眼光挑书。
信息超载事务冗杂,没有时间读书。
加班繁重身心疲惫,没有精力读书。
读书,向来是最低成本的高贵。
但它的成本,似乎越来越高了。
专业编辑团队,为你优中选优,挑出1000本各领域经典好书。
每本书25分钟精华音频呈现。
无需额外时间,通勤、吃饭、睡前….随时随地听完一本。
各领域专业撰稿人,历时200小时打磨讲书稿,你想读却啃不下的书,我们统统帮你读。
关于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是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和独角兽企业,占据 73%市场份额,总用户超过 5.3 亿。
标签: 玻璃心:负面情绪的警示还是一种天赋?(还在埋怨自己的“玻璃心”?或许是你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