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是什么意思
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区别:1. 来源不同:细菌感染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病毒感染则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传染。
2. 症状不同:细菌感染表现为明显发热、寒战,可能会出现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病毒感染根据患者是否表现为临床症状,分为隐形和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新冠、流感、感冒,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和治疗,全在这一篇
新冠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病毒性肺炎,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具有基础疾病的人,发生病毒性肺炎的可能性很大。
近期,甲型流感的流行,同样也有可能会导致病毒性肺炎。
据统计,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病毒性肺炎约占5%-15%, 而在非细菌性肺炎中占25%-50%。
01
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有哪些?
引起肺炎的病毒很多,临床常见有流行性感冒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流感病毒导致的肺炎较多见,常见于年幼者、妊娠妇女以及65岁以上老人,尤其好发于原有心、肺疾患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者。
婴幼儿中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占重要地位,大约占住院婴幼儿肺炎的20%-25%。
近20多年不断发现可引起肺炎的新病毒,1997年香港发现的高致病性人禽流感H5N1肺炎,病sǐ率高达60%。
2003年的SARS病毒、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发现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感染病例、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等均可引起病毒性肺炎,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02
病毒性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病毒主要经飞沫吸入,或通过污染的食具或玩具以及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有鼻炎、气管-支气管炎。
动物如禽类、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如禽流感H5N1,也可经接触传染至人。
粪-口传染见于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尘埃传染。
病毒也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途径、母婴间的垂直传播等感染。
如器官移植受者可通过多次输血,甚至供者的器官本身病毒如巨细胞病毒而引起感染。
不同病毒感染潜伏期不同,如流感的潜伏期为1-3天,而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为1-14天。
潜伏期是诊断相关病毒感染的重要流行病学依据。
03
病毒性肺炎有哪些表现?
各种病毒感染起始症状各异。
绝大多数患者先有咽痛、鼻塞、流涕、发热、头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少数如SARS可急骤起病,肺炎进展迅速。
病变进一步向下发展为病毒性肺炎时,可出现干咳、气急、胸痛、持续高热。
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受损患者病情多严重,可有持续高热、剧烈咳嗽、血痰、心悸、气促、神志异常等,可伴有休克、心力衰竭、肾功能损伤。
流感病毒肺炎常在急性流感症状尚未消散时,出现咳嗽、少量白粘痰、胸闷、气急等症状。
腺病毒肺炎约半数以上病例有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绝大部分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约2/3病例有一过性高热,阵发性连声剧咳、呼吸喘憋症状明显。
水痘、麻疹肺炎有特征性皮疹。
如麻疹有口腔黏膜Koplik斑。
麻疹并发病毒性肺炎时呼吸道症状持续加重,高热持续不退。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肺炎多见于成年人。
典型皮疹于躯干、四肢先后分批出现,发展极快。
肺炎症状多出现于出疹后2-6天,也可出现于出疹前或出疹后10天。
04
如何诊断病毒性肺炎?
如果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正常,胸部CT有弥漫性间质性改变或散在渗出病灶,结合特征性的皮疹、有某些环境危险暴露因素、处于病毒感染流行期、存在多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等,并排除细菌性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可考虑病毒性肺炎的诊断。
最后的确诊需要借助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以及病毒和病毒抗原、病毒核酸的检测等。
05
如何治疗病毒性肺炎?
治疗常需考虑病情的严重性、宿主年龄、免疫状态及病毒类型等。
对于有可能发生严重感染和有基础疾病者,可以使用抗病毒治疗,如新冠病毒感染者,早期使用paxlovid、流感病毒感染者早期使用奥司他韦或玛巴罗沙韦等可以显著降低病毒载量,降低新冠病毒肺炎、流感肺炎及禽流感的病sǐ率。
除了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以外,应注意辅助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气道湿化和痰液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氧疗、积极纠正心肺功能不全,必要的时候呼吸机辅助通气非常重要。
原则上不用抗生素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但临床上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早期往往很难区别,并且病毒性肺炎常常合并细菌性感染。
因此,对明确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
标签: 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是什么意思(新冠 流感 感冒 病毒性肺炎的病因和治疗 全在这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