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求周期的公式有哪些
物理中周期的算法是T=1/f,卫星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周期,是指一颗行星(或其它天体)环绕轨道一周需要的时间,环绕太阳运行的星体有很多zhǒng不同的轨道周期。
高中物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连续相等时间位移的特点
连续相等时间位移就是指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第一个时间 t 内运动的位移是,第二个时间 t 内运动的位移是,第三个时间 t 内运动的位移是,如此下去。
那么这些位移有什么关系?
首先用公式法,设物体的初速度(A点的速度)为,从A到B经过时间 t ,所以B点的速度,同理C点的速度,D点的速度。
于是,,……
将带入并展开
……
通过观察发现等式右边的前两项都是一样的,剩余部分可以看做……,这样就形成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也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通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
这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七大推论之一,也是判断运动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其中 a 是加速度,t 为每一段的时间,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a>0,Δx>0,每段位移越来越大;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 a<0,Δx<0,每段位移越来越小。
再来用图像法,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取连续相等的时间 t,那么每一段时间对应的位移都是一个梯形的面积,通过切割在第二个梯形面积里减去第一个梯形的面积,那么面积差就是一个矩形,同样后面每一个面积差都是一个矩形,矩形的长就是这段时间 t,矩形的宽是相邻两段位移初速度的差,即 at,那么面积差就是。
比如: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运动了10m,第2s运动了12m。
那么根据推论,物体第3s肯定运动了14m,第4s运动了16m,这是因为,由可知。
再比如:一个物体第1s运动了1m,第2s运动了2m,第3s运动了4m,那就可以推断这个物体的运动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因为不满足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为定值这个推论。
注意:在使用这个推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前提下,而且是连续相等时间才适用。
文章重点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通过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即。